三湘都市报报道,“11.9元的盲盒开出法式肠仔包、碱水圈、原味罗宋,冻在冰箱里慢慢吃,真的很划算。”6月26日晚,家住长沙市体育馆路的罗小姐饭后散步,顺便前往有“剩菜盲盒”出售的门店取货。拆开纸袋密封条的那一刻,她感到很惊喜。
而在更多媒体的报道中,不难发现,剩菜盲盒已经在国内许多城市出现,成为了盲盒营销的一种新奇特打法。
(资料图)
然而,这种剩菜盲盒,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大锅。
毕竟,此类盲盒大多是临期食品,万一……
何况,在本月已经出台相应盲盒规范的大背景下,剩菜盲盒的兴起,也有在规定的红线上反复横跳的经营风险。
事实上,盲盒的风险和难题,还不止于此。
不得不说,近年来,盲盒相关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
随着“盲盒+”商业模式迅速发酵,通过盲盒形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加.
其中的过度营销、信息不透明、虚假宣传、“三无”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也逐渐凸显,需要予以规范引导。
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为盲盒经营画出红线,推动盲盒经营者加强合规治理。
根据指引规定,药品、医疗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指引还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对盲盒销售对象的年龄作出严格限制,要求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要求盲盒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推动净化学校周边消费环境。
盲盒新规的出台,意味着什么?
规定对未成年也有了明确的保护,此举有利于什么?
未来的盲盒,将走向何方?
对此,财经网胡磊、证券日报记者刘晓一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盲盒行业此前野蛮生长,出现了许多奇葩到违规的操作,新规通过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可以避免盲盒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
盲盒作为新生物种,快速崛起,相关规范不可能快速跟上,也因此在其指数级增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奇葩到违规的操作。
尤其是为了吸引眼球、抬高价格以及作为营销和清仓的跳板,就造成了各种野蛮生长乱象。
新规的出台,让整个行业有了红线。
例如,盲盒商品价格不应与相同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
这条规定出台后,将可避免炒作。
尤其是在本身价值并没有多少收藏意义和高附加值下,通过定价过高的方式,哄抬盲盒概念,损害消费者权益。
与此同时,指引提出,鼓励建立保底制度,鼓励盲盒经营者通过设定抽取时间、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等方式引导理性消费,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
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意味着更深层次的规范。
毕竟,盲盒只是一种Z世代的娱乐方式,本身并不具备真正收藏品的价值体现。
这样的规定出台可以遏制二级市场的疯狂炒作,同时所谓爆款IP价格过高而严重脱离价值范畴的情况也会得到遏制。
同时,盲盒新规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也在加码,以此避免未成年人由于过度沉迷盲盒收集而耽误学业、消耗金钱。
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价值观不正确或不适合未成年人接触的盲盒元素,影响未成年人。
至于对盲盒行业的发展,愚以为:
对整个潮玩、盲盒行业都是一种导正归流,避免盲目竞争,减少为了追求盲盒的新奇特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经营者应该回归盲盒本身娱乐属性,而非收藏属性,深度挖掘IP的创意和创造力,而非可以制造价格、品类“奇观”。
同时,让潮玩、盲盒行业能够更多的在创意、IP领域去深耕。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新出版有《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