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
(资料图)
通讯员 程彩琦 邓尚玲
在湖北远安县旧县镇洪家村,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手足情,哥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弟弟38年,尽心竭力、从无怨言,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以半生毅力和拳拳真心撑起了胞弟的一片天。
现年63岁的杨建国,两鬓斑白、脊背微驼,虽然面容稍显憔悴,但眼神中却透露着一股坚毅。杨建国有四兄妹,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年轻时,一家人虽说不上富裕,却也过得平静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1月,21岁的二弟杨远宜因务工时意外摔伤导致半身瘫痪,再也没能站起来。
当时,年仅24岁的杨建国凭借一双巧手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泥瓦匠,他靠着勤劳一路打拼,先后娶妻生子、修建新房,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然而,随着弟弟的瘫痪,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但他却想主动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身边不少人劝他,弟弟尚有父母照料,自己家中还有一双儿女,得多为将来考虑。但看着整天以泪洗面的父母和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的弟弟,杨建国实在不忍心撇下他们不管。“父母也老了,再苦再难我都要把这个家撑起来。”面对变故,杨建国咬紧牙关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那段时间,杨建国既要照料瘫痪在床的弟弟,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还要挤出时间去附近工地打零工,一天下来没有一刻能歇着。每天天不亮,杨建国便起来做好饭菜,然后给弟弟按摩翻身、擦洗喂药,一切安排妥当后,就赶到工地做工,到点便匆匆回家继续操劳,直到深夜一两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顶着压力艰难地支撑起这个家。由于没日没夜地劳碌奔波,杨建国的手上磨出了血泡,腰间贴满了止疼膏药。“走路都是跑的,没见到他闲过。”他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身边的工友、村民都看在眼里。“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再难,自己都挺过来了。”回想那段日子,杨建国眼泛泪光。
眼看着日子刚有了起色,却随着父母相继辞世再次被打破。尤其是与弟弟感情最要好的母亲因脑溢血突然离世,稍有好转的弟弟再度受到沉重打击,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多次萌生轻生念头。“人到中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至痛。”杨建国坦言,那段时间也是自己最黯淡的日子,即便他已经拼尽全力去守护这个家,但仍自责没有妥帖照顾好父母和弟弟。
杨建国照料卧病在床的弟弟
随着父母离去,另外两个弟弟妹妹各自成家,妻子带着孩子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杨建国和瘫痪在床的弟弟相依为命。杨建国强忍心中悲痛,把眼泪都往肚子里咽,“生活还得继续,父母不在了,我更要把弟弟照顾好。有我在,他就还有家。”自此,杨建国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弟弟身上,再度独自撑起这个饱经风霜的家。
为了方便照顾弟弟,勤劳肯干的杨建国又在后院修建了一排平房,把弟弟安置在离自己最近的房间,每天给他擦洗身子、喂饭服药、按摩翻身、清洗尿布,夜里还会定时起来给弟弟推拿止痛。由于长期卧床患上褥疮,杨建国每天都会坚持给弟弟换衣上药,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弟弟身上一点异味也没有。这些年来,杨建国几乎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更不曾出过一趟远门,去镇上买药都要速去速回。
“看见弟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我觉得一切都值了。”说起弟弟的变化,杨建国眉头舒展。这些年,杨建国无微不至的照料和乐观豁达的心态深深温暖了弟弟杨远宜的心,弟弟的精神状态也是越来越好,从最开始的自怨自艾到如今坦然面对生活,甚至还学着拍起了短视频,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流。“大哥还经常把我的高中同学喊来看望我。”说起朝夕相处的哥哥,杨远宜哽咽道,“要不是大哥在,我不可能有信心活到现在,是大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然而,随着杨建国年纪越来越大,长期的劳心劳力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五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必须接受心脏手术,但杨建国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放弃手术,保守治疗,“我不敢冒险,要是我走了,弟弟就真没家了。”如今,哥哥63岁,弟弟60岁,提及往后,杨建国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兄弟俩相互陪伴得再久些。家风贵在传承,在杨建国的影响下,儿孙们经常回家探望老人,他们也把杨远宜当作爷爷、父亲一样对待,一家人的相互扶持、彼此陪伴、和睦温馨,在当地广受称赞。
花开无声,却是情满襟怀;命运无情,却也爱盈天下。从1985年到2023年,38年的真情呵护,13800多个日夜的温暖相伴,杨建国用最执着的守护书写了人间大爱、手足情深。
(通讯员供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