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间,流感疫苗生厂商(688670.SH)发布2022年年报成绩单,报告期内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近乎“腰斩”。这也意味着,自2021年8月2日登陆科创板以来,已经连续两个完整年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然而,由于今年一季报大幅扭亏,股价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在4月20日盘中创了阶段性新高。不过,流感疫苗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结构单一一直是的软肋。目前在研产品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进展最快,但何时能承担业绩重任还不得而知。
四价流感疫苗销售下滑
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江苏泰州,2021年8月2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后,历经业绩的连续下降。2021年实现营收约3.92亿元,同比下降33.41%;归母净利润8246.02万元,同比降46.79%。2022实现营收约3.18亿元,同比下降18.81%;归母净利润4154.43万元,同比下降49.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61.82万元,同比下降65.64%。
(资料图片)
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对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水痘、带状疱疹和肺炎疾病等 5 种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的10种人用疫苗产品。其中已上市销售的产品1个,为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对于2022年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解释称,一是由于2022年受人员流动减少、终端疫苗接种困难的影响,公司2022年全年销售收入较 2021年下降7378.64万元,同比下降18.81%;二是2022年初公司基于对流感疫苗市场恢复增长的预期,为保证市场供应,公司维持了一定的生产量,但2022年流感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司对于期末预计无法实现销售的库存商品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减少了利润总额;三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在建项目、研发项目稳健推进,公司三项费用并未有明显下降,故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造成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大。
据年报显示,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3%,成本降速远低于收入降速,利润空间被挤压。四价流感的毛利率为84.12%,较上年同期下降1.44个百分点。
赚钱效益不高的,还处于“纸面富贵”的状态。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净额为34111.1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5.87%。“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若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较高的应收账款规模亦可能导致流动资金紧张,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是表示。
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出现双降,本是利空。然而,次日(4月20日)股价却逆势大涨,盘中股价一度创64.71元/股的阶段性新高。截至4月20日收盘,报62.18元/股,涨幅为4.19%。拉长时间线看,年初至今,股价涨幅已超四成。
一季度扭亏,产品结构单一风险犹存
缘何如此?北半球流感疫苗销售旺季集中在9-12月,次年1-6月为销售淡季,主营流感疫苗企业经营业绩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即业绩主要集中体现在下半年,上半年基本亏损。然而,今年一季度业绩却颇为亮眼。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约1.06亿元,同比增长751.94%;归母净利润约3634.61万元。称,“主要系2023年一季度国内多地流感疫情高发,促进了流感疫苗的销售;同时,公司积极开展销售活动,服务终端用户,部分2022年四季度因接种不便受到影响的用户需求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接种,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所致”。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7万元、-264.2万元,大涨背后,去年同期基数也比较低。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华兰疫苗(301207.SZ)身上。华兰疫苗预计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8600万元至9300万元。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流感疫苗市场出现一定的复苏迹象。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分析,从国内的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看,虽然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国家流感疫苗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仍有不错的增长空间。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四价流感疫苗的市场竞争也在慢慢加剧。
2018年获批签发四价流感疫苗的仅华兰疫苗一家,随后在2019年新增一家。接着又在2020年新增长春生物、北京科兴、武汉生物等几家。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疫苗的市占率从最初的100%逐渐被分食,目前四价流感疫苗的市场占有率约10%。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研产品管线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进度最快,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完成了 I 期临床试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高剂量)、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 细胞)等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坦言,虽然公司正积极开展其它新产品的研发,但疫苗研发周期较长,在研产品能否按计划完成药品注册及产品后续的商业化进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公司在研项目尚未产业化及商业化成功之前,公司面临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