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张国栋
记者新近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出现一种“网红医美医院”,藏身于写字楼,甚至连门头招牌都没有,不打广告,也不借助美容美发等渠道揽客,而是凭借“网红引流”、图文“种草”,刻意规避广告监管。其营销人员为“升单”“拓客”,肆意夸大医美效果,淡化手术风险,引发大量纠纷和投诉。专家表示,广告营销与手术效果“货不对板”,是医美纠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4月4日《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个新动向,值得关注。按照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前应由相关部门审查,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然而,受既得利益驱使,所谓的“网红医美医院”却“剑走偏锋”“另辟蹊径”,其借助网红个人分享、展示医美体验,既刻意规避监管,又夸大医美效果,淡化手术风险,吸引“求美者”添加销售微信私聊。同时,这类医美机构还经常以不同名称示人,被业界称为“换马甲”。结果不仅造成执法机构难以监管、取证,事实上也加剧了“容貌焦虑”,滋生了行业乱象,危害了群众生命健康,亟待有关部门对症下药,创新监管,各个击破,以实际行动回应市场和消费者关切。
首先,医美广告监管执法指引需进一步细化明确,建议通过立法方式,明确互联网广告形式认定、医疗广告内容范围,调和管理办法相互冲突之处,从而让执法部门能清晰分辨医疗信息和广告之别,让靠“网红引流”、图文“种草”等规避广告监管的行为无所遁形。
其次,行业协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治作用,积极配合政府监管,同时扮演好桥梁纽带的角色,建立完善行业标准,尝试牵头搭建医美行业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医美行业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在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广告营销与手术效果“货不对板”之现状。
再次,有关部门应守土有责,督促互联网平台方落实主体责任,积极主动清理此类误导消费者的医美软广告,对刻意营造“容貌焦虑”,进而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自媒体主播、帖文予以限制、封号。同时提升社交媒体隐蔽医疗广告监测能力,加强与市场监管、卫健部门信息共享,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