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读《通鉴》,读到这么一段,说是魏国官员蒋济给魏明帝曹叡上书,劝谏了一大堆事儿,其中有一句“昔句践养胎以待用”,意思是说,越王勾践鼓励老百姓多生娃,为今后向吴国开战,做好人力准备。
挺好奇,彼时的君王是怎么鼓励老百姓生娃的?生娃是个系统工程,是需要条件的:首先得有精力生,其次生了得养得活。二者缺一不可。
上网查了查,还真查到了。《国语》载,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越王勾践臣服于吴王夫差,受尽了侮辱,回国之后,发誓要复仇。复仇就要征兵,征兵需要人口。越国人口不足,需要百姓多生——男娃女娃都要多生。
于是,勾践下了一道鼓励老百姓生娃的命令,不但很全面,而且很亲民,同时还很具操作性,大约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男子不得娶老太太为妻,老汉不得娶小姐姐为妻。这就避免了生育资源的浪费。
女孩子17岁还没嫁人,男子20岁还没娶老婆的,他们的父母要论罪。硬性创造生娃条件。
即将分娩的人要报告,官府会指派医生来帮助生产。保证生娃的存活率。
生下男娃的,官府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娃的,官府奖励两壶酒,一头猪;如果生了三胞胎的,那就赚了,官府负责配一个乳母;生了双胞胎的,也有不错的待遇,官府提供食物。激发老百姓生娃的意愿。
哪家如果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如果庶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相当于是给老百姓上了个生育险。
孤儿、寡妇、患病之人,以及贫苦之家,官府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确保老百姓生娃之后能够养大。
这些条款,除了17岁少女不嫁人、20岁男子不娶妻,其父母就论罪,有些不人道以外,其他的条款,你别说还是相当亲民的。生得越多,官府补贴就越多,特别是家里养不起娃的,官府还可以帮你养。越国老百姓好幸福啊!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越国老百姓撒了欢儿地生啊,经过十多年的养胎运动,越国人口大增——兵源充足。
等到勾践要向吴国复仇的时候,越国老百姓全力支持,父劝子、兄劝弟、妻劝夫:大王如此英明,对我们老百姓如此仁爱,我们如果不能为大王在战场上拼死杀敌,怎么对得起大王呢?
于是,越国连战连胜,最后灭掉了吴国。